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

淺談~山田錦的風土與歷史 

序:
山田錦仍是目前的酒造好適米當中使用量最大,幾乎九成五以上的酒造,除了地元本身的酒造好適米釀造的作品外,也會有以山田錦為作品的特定名稱酒,本文主要想討論予諸位酒友一個與山田錦酒米有關的品飲方向,或許能夠在日常的品飲之外,能夠引起對酒米、風土的興趣。

源:
對日本酒有一定程度接觸的朋友,應該會知道,山田錦在日本的許多縣都有種植,因此才造就了酒米之王的稱呼,但唯有在兵庫縣種植的山田錦,會被特別標示,或者是播州,也是古日本時的兵庫縣南西舊稱。而特A山田錦,更只有兵庫縣的三木市跟加東市一帶所產出的,才能夠稱之。

縱觀山田錦種植所需要的幾個條件:
日夜溫差大於10度以上,
鎂和磷含量豐富的礦物質黏性土壤、
標高50~150M的山麓谷間、排水良好。

大抵是如下圖,神戶市的六甲山地北部丘陵、三木市東北部的吉川町、加東市的東条町、社町,西脇市的西脇與黑田庄町。

有一個打趣的問題,酒造好適米的種類許多,為何只有山田錦還分特A地區呢?其它的五百万石、雄町、美山錦、八反錦呢?

都只有特定縣別在生產,並不像山田錦,僅管地域的特性不見得適合種植它,但各地的耕者們仍會試著去克服栽種上的困難,以其能夠種出地元本身的山田錦。

比賽:
除了每年定番的全國新酒鑑評會之外,其它的如SAKE COMPETITION,IWC的SAKE,其實在吟釀酒與大吟釀酒系,也多是山田錦的作品掄元為主,雖或多或少逐漸有其它如雄町、出羽燦燦等等的酒造好適米獲賞,但可以說以山田錦釀造出來的作品,是符合能滿足普羅大眾舌頭的作品,無論在香氣以及口感的平衡上,是能輕易達到取悅人的酒米。

風土:
特A山田錦的風土釀造作品,屬幾間酒造有特定的差異,最著名的自是龍力,只以特A山田錦釀酒,地域上分為秋津、上三草、吉川。以及磯自慢每年在七、九、十一月出荷的西戶,古家,常田,以及三者調合的M,乃更細分入了秋津地區的地塊別。而今在2016年亦有東条與吉川山田錦的作品比較。九平次則是有黑田庄自家栽培米的作品推出。

然而以日本酒而言,風土的概念其實不若葡萄酒那般來得強烈,更甚者在於酒造的釀造理念以及杜氏的釀造手法,在口感上帶來的差異性,會有更大的不同,因此,筆者以為,去比較不同酒造相同產區的山田錦,其實之間的差異很難說風土是結果的主因;相反地,應該去比較同一酒造的不同山田錦地域作品,才能試出箇中變化。

甚早推出這個概念的是磯自慢。
其中變化甚是細微,在盲飲的狀態下,也很難細分三者差異。
除此之外,筆者最想試的即是龍力。其在特A地區有許多不同區塊的作品如吉川米田、上三草、秋津與釀造手法的限定款如吉川米田40-50,YK40-50等等,在挑戰飲者本身對風土的味蕾上,甚是有趣。

此外,幾乎半數以上酒造,都會出地元取向的山田錦以及特A山田錦的作品,在此亦建議有興趣的酒友可以一試,舉松瀨酒造的松の司為例,一般的純米大吟釀作品會使用地元竜王町產的山田錦,但較高階的作品如大吟釀純米 黑,就使用了東条山田錦。

村米制度:
儘管兵庫山田錦的產量是全日本最大的,然市場上的需求仍大於供給,
因應而生了如下的模式:
1.契約栽培
2.酒造協同組合統一採購分配

其中,第一種的契約栽培,即是由村米制度演變而來。除了酒造對於高品質原料米的要求外,尚有一些歷史背景,可追溯至明治時期,某些酒造希望在原料米的品質上更為精進,因此與農家訂定契約,採取某些實驗性質的栽種方式來改進米的品質,而酒造就約定好以定量及定價的方式全面收購這些米,以期能達到更高品質的原料米,同時保護農家的利潤。而至現代,即有部份酒造,直接向生產者購買定價定量的特A山田錦,以保護高品質原料米的來源。菊姬、龍力、菊正宗、劍菱等等許多酒造,都是有自己的契約田來生產與確保所需的山田錦數量。

其二,由酒造協同組合統一分配,即是各酒造提出今年所需的山田錦數量,而生產者所產出的山田錦,就交給JA全農業,由JA全農對酒造協同組合這樣的組織對組織模式,來確保大家都能獲得一定數量的兵庫山田錦,而不是直接跟生產者包量買斷的模式進行。像獺祭的旭酒造,便曾在過去幾年呼喊過,所獲得的山田錦數量不足,因而限制了其熱門商品二割三分的銷售。


寫在山田錦風土研究品飲練習之前,期許自己能夠再對日本酒有更深的瞭解,
若內容有誤,請恕筆者見識不足,還望諸位酒友協助堪誤、指正、與討論。



參考資料:
兵庫県酒米振興会,山田錦の栽培等に関するあれこれ
Wikipedia,山田錦
酒文化研究所,NEWS Letter 2014/1/25
菊姬官方網頁,村米制度のおこり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